漢字形體的演變

本章講述漢字形體的演變,先談屬古漢字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談屬今漢字的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最後把古漢字和今漢字在形體演變方面作一比較。

  1. 古漢字形體的演變―從甲骨文到小篆

甲骨文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一文說過,晚商王室用龜甲獸骨來占卜,之後或會命人把卜辭用刀刻寫出來,甲骨文就是指這些刻寫在甲骨上的古漢字。甲骨文的字形較為豎長,字和字之間的界限頗為分明。字的形體可以很繁複,筆劃亦可以很多。但即使是這樣的字,筆劃亦可以刻寫得很纖細,仍可做到整個字清晰易辨。有些甲骨上的文字,弧線刻寫得很順暢。

甲骨文可以跟另外兩種原創性的文字―蘇美爾文和古埃及文,在形體上作一比較。早期的蘇美爾文,刻寫在小泥板上,頗為象形,一般亦屬豎長型,主要用來記帳。後來為了書寫方便快捷,很快由刻寫轉為壓寫,筆劃變成直線。在小泥板上壓寫楔形文字,很難寫出像甲骨文那樣繁複而又清晰易辨的文字。古埃及文的碑銘體則像圖畫一樣,比甲骨文更象形,雕工更為精緻,但這樣精美的文字,需要用很多時間來雕寫。甲骨文比蘇美爾的楔形文字細緻,而比古埃及文的碑銘體便捷。

商朝中期的銅器銘文和商末的甲骨文,是迄今已發現的最古老漢字。商朝中期的銅器銘文只有零星的發現,要研究古漢字的發展只能從晚商的甲骨文開始。甲骨文有四千多個不同的單字,對研究古漢字寫法的演變有很大的幫助。東漢古文字學家許慎就是因為看不到甲骨文而誤解了一些古漢字的造字法。由此可見甲骨文對漢字研究的重要性。

晚商的甲骨文經歷了百多二百年的發展。很多甲骨文的字體複雜,筆劃繁多。起初造這些字時,會依循一定的理據,但卻不一定考慮到書寫費時、不便等問題。現以〈馬〉字寫法的演變來說明。從《甲骨文編》和《續甲骨文編》所收錄的 134 個〈馬〉字,可以看到〈馬〉字早期寫法的演變。在甲骨文早期的〈馬〉字當中,最繁複的寫法要算是編號為「佚九八〇」那個象形字(字形見下面表 1 中第一個字),馬身直置,字形豎長,顯示出馬的頭、眼、嘴、脖子、鬃毛、背、腹、足、尾。由於該字形繁複,不便書寫,當文字應用頻繁時,字形會趨向簡化。

到了甲骨文後期,〈馬〉字其中一種寫法演變為編號是「摭 88」的象形字(字形見表 1 中第二個字),馬的背、腹合寫,脖子、背腹、馬尾用一條直線串連起來,馬尾毛仍保持散開的三义形,鬃毛由四根變成三根,兩隻馬腳省去蹄部,頭形簡化,嘴部消失,看起來既似馬頭,又似馬目。整個字寫起來比表 1 中第一個字稍為便捷。西周早期金文的〈馬〉字,似乎是承接表 1 中第二個甲骨〈馬〉字的字形。

金文

金文是指上起商周、下迄春秋戰國的銅器銘文,歷史長達一千二百多年。商朝中期已出現了零星的金文,到西周時,金文大盛。商朝和西周的金文,跟甲骨文同出一源,所以兩者的字形結構基本上是一樣的,但金文的字形更為工整,筆劃亦較為粗壯圓潤。

金文的歷史很長,很能夠反映出其間正規字體的演變。西周早期的金文承接商代金文的傳統,形狀比較接近甲骨文。從《金文編》所收錄的 65 個〈馬〉字,可以看出金文字體的演變。早期金文的〈馬〉字,寫法很接近末期的甲骨文,例如公元前十世紀初刻於盂鼎那個〈馬〉字(見表 1 中第三個字),馬首部分變成眼睛,眼珠中間多了一個小點,表示這部分是眼珠。馬身和兩隻馬腳只用兩筆寫成,三根鬃毛分佈在馬首和馬身上。[1] 散開的馬尾毛,以三叉形顯示其特徵。馬首部分變成眼睛,相信是因為很多人把馬首簡化的字形看作是眼睛。西周中期金文有一個〈馬〉字,刻於公貿鼎(見表 1 中第四個字),清楚顯示馬嘴,表示這是頭部,而不是眼睛。簡化後的馬首,形狀變得模棱兩可,雖然有人仍看出是馬首,但多數人看作是眼睛。大眼睛並不是馬首的特徵,長馬面才是,但大眼睛的寫法成為主流。由此可見,象形字過於簡化,會容易引起誤解。

西周中期有另一個〈馬〉字,刻於吳方彝(見表 1 中第五個字),字形的象形程度已減弱, 馬的眼珠用兩條橫線寫成,取代圓形的眼珠,馬腳和馬尾連成字的下部,寫法進一步簡化,書寫更為便捷。但三條鬃毛跟欖形的眼睛,仍然可以分辨開來。從字的結構來看筆劃的順序,應該是先寫眼睛,然後再寫鬃毛。當人們習慣這種寫法後,有些人便想到可以將馬的眼珠跟鬃毛連成直線,令到寫法更為便捷。

到了西周晚年,發展了二百多年的西周金文,形狀已起了頗大的變化,筆劃趨向線條化和平直化,象形程度進一步減弱。例如公元前九世紀末年刻於虢季子白盤那個〈馬〉字(見表 1 中第六個字),筆劃已線條化和平直化,馬目跟三根鬃毛,已連成三條直線,但馬目跟鬃毛連寫,眼睛的形狀變得較難辨認。馬尾和馬腳組成字的下部,但因裝字關係,彼此的大小不成比例。這個字可以用八筆寫成。頭一筆從上到下貫穿整個〈馬〉字,把馬目、馬身、馬尾連成一起,第二至四筆寫出鬃毛,第五筆往左撇,完成馬目兼一隻馬腳,第六筆寫出另一隻馬腳,最後兩筆完成馬尾。整個字寫起來相當便捷,但象形程度已比甲骨文早期的〈馬〉字(見表 1 中第一個字)大為減弱,開始呈現隸書筆劃化的風格。

公元前四世紀末年戰國時期,楚國鄂君啟車節刻有一個金文〈馬〉字(見表 1 中第七個字),這個字比表 1 中第六個字晚約五百年,但寫法卻更為保守,更為接近西周中期的〈馬〉字(見表 1 中第五個字)。楚國金文的字體比較古老,可能是由於楚國位處邊陲,正規文字的發展比周室京都緩慢。

大篆

周平王東遷後,位處於西周故地的秦國,繼承了西周晚年的籀文,發展成大篆。大篆是秦國的官方文字,春秋戰國時期在秦國使用,與六國的文字有別。戰國期間石刻的《石鼓文》、《詛楚文》,皆用秦國的大篆寫成,字體相當工整,大小劃一。大篆承接西周晚年的文字,與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大篆的字體相當穩定,經歷了五、六百年,變化仍然很少。

戰國時期,秦國的石碣迕車刻有〈馬〉字(見表 1 中第八個字)。這個〈馬〉字,跟西周晚年虢季子白盤金文的〈馬〉字(見表 1 中第六個字)寫法相當接近。石刻〈馬〉字莊重典雅,注重字的佈局,空間利用得宜。

小篆

公元前 221 年,秦統一全國。由於各地的文字異形,秦始皇規定全國使用秦國的文字,以使政令能下達各地,因此命李斯整理大篆。整理後的篆書就稱為小篆。

大篆和小篆基本上相同,例如大篆和小篆的〈馬〉字,分別可見於石碣迕車(表 1 中第八個字)和《說文解字》(表 1 中第九個字),相比之下,小篆的馬目沒有大篆那樣象形,馬尾因佈局關係而揚起,其餘分別不大。但一般來說,大篆的筆劃輕重、粗細不一;[2] 而小篆的筆劃則變得線條化,一律屬於瘦筆。此外,小篆的偏旁有固定的寫法和位置,字體亦更為工整。西周的金文,經過大篆,發展成小篆。

周朝早期的金文和小篆相距八百多年,若把兩者比較,就會較容易看得出漢字字體在風格上的演變。例如西周早期的盂鼎金文〈馬〉字(表 1 中第三個字),跟小篆的〈馬〉字(表 1 中第九個字)比較,就有很大的分別。早期金文仍然保持像甲骨文的象形風格,演變到小篆時,象形程度大大減弱。小篆着重裝字,不像早期金文那樣注重以形表義的造字法,因此字形比金文更為工整和規範化。小篆善於利用筆劃的佈局,即使筆劃很少的字,亦不會出現尶尬的空間。在空間的運用上,小篆可以媲美古埃及文的碑銘體。小篆字形的大小相當劃一,進一步向着方塊字形邁進。

小篆盛行了只不過幾十年,但卻為漢字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漢字的發展到了小篆時,字形的結構已經大定,形聲的造字法亦已成為主流,以後字體的演變主要在於筆劃上所起的變化。小篆可以說是對由甲骨文以降的古漢字,作出的第一次有系統的整理和總結。

  1. 今漢字形體的演變―從隸書到楷書

隸書

談隸書應該從秦隸開始。秦隸是由秦國大篆的草書體演變而成的。大篆是秦國的正規文字,字體易於識別,但寫時要較用心和費時,適合隆重和嚴肅的場合使用。民間一般則會用上大篆草體,用毛筆書寫在竹簡或木簡上,以求便捷。戰國末年,秦國官獄的文書工作大增,獄吏日常需要在竹簡上大量書寫,不得不求快求簡,自然會用上民間便捷的字體。篆書中的弧線被直線取代,字體變得更為簡約。秦國的獄吏,稱為徒隸,他們所用的書體,就稱為秦隸。

現以睡虎地秦簡〈馬〉字來顯示秦隸的寫法:

左邊第一個〈馬〉字,寫法很接近大篆的正規字體。中間的〈馬〉字,寫法較為隨便,馬腳和馬尾寫成五條向外輻射的直線,整個字似乎用了九筆寫出來,寫法較正規字方便。這個〈馬〉字,並沒有那樣注重裝字。右邊的〈馬〉字,字體偏側,寫得更為隨意,馬腳和馬尾只用四筆寫成,寫起來更為便捷。

跟篆書比較,秦隸筆劃趨向簡化,但仍未有統一的寫法。秦始皇日理萬機,需要大量閱讀,應當深切明白文字寫法要統一,才便於閱讀。他在統一全國後,命程邈整理秦隸。整理後的秦隸,是輔佐篆書的字體。這種字體由於書寫簡捷,在西漢時越來越盛行,終於取代了小篆,成為正規字體,字形方正微長。這種隸書到了西漢中期,字體變成扁寛。東漢中期,隸書越趨成熟,到東漢晚期,字體呈正方形。這種方塊隸書,成為標準的字體,又稱為八分,表示字的高度只及小篆的八分。

現以東漢曹全碑和東晉好太王碑的〈馬〉字,來顯示成熟隸書的寫法。曹全碑刻於公元 185 年東漢末年,當時寫成的〈馬〉字,見下面表 3 中第一個字,字形扁寛,似乎是模仿西漢時的隸書風格。這個字的寫法,已經完全筆劃化和平直化,再找不到象形的痕跡,相信今天很少人會留意到〈馬〉字的左上方原來是個〈目〉字。曹全碑〈馬〉的寫法,基本上和今天的寫法沒有甚麼分別。由此可見,漢字形體的演變,到了漢代已經穩定下來。可以說,漢字發展至隸書,已經找到了理想的形體。好太王碑的〈馬〉字,見下面表 3 中第二個字,刻於公元 414 年東晉年間,字體方正規整,很接近所謂八分的標準字體。

隸書由豎、橫、點、撇、捺的筆劃寫成,捨棄了篆書圓轉的筆法。隸書筆劃化,書寫大為方便,但失去了甲骨文因形見義的好處。[3] 字的寫法基本上要硬記,不能靠字義聯想起字的寫法,而要靠字的筆順及其部件。隸書的外觀,整體上跟篆書有很大的差別。用隸書寫成的漢字,不一定比小篆好認,但肯定比小篆易寫。

隸書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書體。隸書源於篆書,但又別於篆書,可以說是青出於藍。總的來說,隸書既好寫、又好認。像漢字般的意音文字,由於造字法複雜,不一定能夠造出既好寫、又好認的字來。漢字由甲骨文發展到隸書,要經過一千多年的摸索和使用,才能取得認寫兼顧的最佳均衡點。漢字有幸,有足夠時間發展,才達至隸書這樣成功的書體。隸書總結篆書,開拓楷書。由篆書演變成隸書的過程,稱爲“隸變”。隸變是古漢字和今漢字的分水嶺。由秦隸發展成漢代的隸書,歷時大半個千紀,隸變是漸變,而不是突變。

草書

甲骨文、金文、西周末年的籀文、秦國的大篆和整理後的小篆,都屬於古文字,都是正規的官方字體。總的來說,這些正體字的寫法是向着書寫便捷的方向演變,每一種古文字都有寫得比較草率的字體,但不能太過草率,否則難以辨認。漢代年間,屬今文的隸書大盛,隸書的便捷寫法形成了一種新的書體,稱為“章草”,意思是指有章法可循的省便草書體,字的形狀不會偏離正體字太遠。東漢時章草盛行,當代的書法家喜歡用章草書寫《急就章》。[4] 三國時期皇象亦用章草書寫《急就章》,其中的〈馬〉字見上面表 3 中第三個字。漢朝末年又發展出“今草”。所謂今草,是漢末和魏晉的人的叫法,他們稱當代的草書為今草,以別於之前的章草。今草寫得更為隨意,可以偏離正體字頗遠,不一定容易辨認。例如東晉王羲之用草書寫成的〈馬〉字,見表 3 中第四個字,如果沒有上文下理,可能會看成是〈寫〉字。草書到了唐代,發展出字體奔放、脫離實用的“狂草”。狂草比今草更進一步擺脫正規字體的約束,屬藝術創作。

行書

行書始於漢代,一直流傳至今,是介乎正體字和草體之間的一種流暢書體。行書多用連筆寫成,寫來比正體字隨意和便捷,但又比草體易認。行書不會偏離正體字太遠,所以實用價值很高,是日常使用的書體。在所有的書體中,行書的應用範圍最廣,使用年期最長。很多書法家都擅長寫行書,而在各種行書之中,又以王羲之在《蘭亭敘》中所寫的行書最為人稱道。

現以唐代杜牧以及宋代范成大所寫的〈馬〉字,來顯示行書的寫法。這兩個〈馬〉字見表 3 中第五和第六個字。

楷書

楷書是由隸書演變出來的字體。漢隸發展到八分,成為官方的正規字體,但這種字體在日常應用中,仍然向着書寫便捷的方向發展。隸書中橫寫的筆劃,略呈起伏的波勢,寫起來要較為用心。為了書寫更為便捷,隸書筆劃的波勢趨向平直。到魏晉年間,八分演變成真書,對一般人來說,兩者的字體差別不大。真書只是將八分的筆法進一步簡化,摒除筆劃上的波勢,以免影響書寫的速度。真書比八分更為簡潔,但仍帶有隸書的筆意。真書在三國時期通行各地,在應用中不斷發展。六朝人稱真書為楷書,楷有模範的意思。由於真書是正規字體,所以又稱為正書。

到了隋唐,真書發展出一種新的風格,字體端正,筆劃清楚,字形易辨,一般人稱之為楷書。楷書是非常成功的書體,自隋唐起,經歷一千四百多年,流傳至今而不衰。現以唐代歐陽詢和顔真卿所寫的〈馬〉字(見表 3 中第七和第八個字),來顯示楷書的風格。 

印刷體

漢字發展到宋代,木版印刷開始盛行。由於楷書有字體端正、筆劃清楚、字形易辨的優點,所以木版印刷的字體,就以楷書為藍本。但字體需要因應木版雕刻的情況,而作出適當的調整。印刷用的木版,木紋橫向。為了雕刻出耐印的字體,字的筆劃要配合木紋,因而產生有以下特色的宋體字:筆劃硬挺,橫平豎直,橫幼豎粗,起筆和收筆有棱角。

明代承接宋代的印刷術,印刷字體沿用宋體字。明代的印刷術東傳至日本,日本稱明代的印刷字體為明體,所以宋體和明體基本上是一樣的。下表列出電腦常見的漢字字體。

  1. 古漢字和今漢字形體演變的比較

古漢字由甲骨文發展到小篆,經歷了一千多年,字的形體變化很大。今漢字由隸書發展到楷書,經歷了約四百年,字的形體變化卻不大。古漢字的演變可以說是巨變,而相比之下,今漢字的演變則可以說是輕微調整。

古今〈馬〉字的寫法,可分別見於表 1 和表 3。由甲骨文到小篆,經歷了一千多年,〈馬〉字形體的轉變很大。甲骨文早期的馬字(表 1 中第一個字)相當象形,跟小篆的馬字(表 1 中第九個字)比較,形體上有很大的差異。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造字時不會考慮到日後使用時所遇到的各種情況。當字在應用中碰到實際的問題時,才會想辦法去解決。

甲骨文早期的馬字(表 1 中第一個字),簡約地把馬的各種特徵寫出來,但形體仍相當繁複。如果需要刻寫得便捷一點,字形自然便會簡化。可是,如果過於簡化,字形便會失去馬的特徵,看起來會像其他動物,例如下面表 5 中的三個〈馬〉字,分別像飛鳥、壁虎和頭大身小的初生動物 (放大的字形見表 5)。這類字偏離當時一般的寫法太遠,所以為數甚少,不成氣候,最終遭受淘汰。

由此可見,甲骨文字體的簡化,不可以偏離象形太遠,否則會認不出是哪一個字。象形字會在不失去象形特性的基本要求下力求簡約,但字形太過簡約,便會失去見形識義的好處。字既要保持象形,又要書寫便捷,並不容易兩者兼得。象形和簡約之間,很多時要作出一個取捨。甲骨文為求書寫便捷,總的方向仍是偏向簡約,多於象形。

甲骨文發展到西周金文的〈馬〉字(表 1 中第三個字),字形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象形,仍然能夠保存馬的特徵,但字體已比甲骨文簡約,並開始呈現金文字形工整、筆劃圓潤的風格。雖然字體不一定能夠做到見形識義,但無礙這個字形成為標準字體。表 1 中第三個〈馬〉字被接受下來後,亦會從這個字形發展出更簡約的字體,以便書寫。這個求簡過程會不斷進行,令到字形變得越來越不象形。發展到西周末年,〈馬〉字演變成表 1 中第六個字,字體雖然已經脫離象形,但仍然好認,筆劃雖然未完全變為方折,但書寫起來已大為便捷。

春秋時期秦國大篆的〈馬〉字,承接西周末年像表 1 中第六個字這樣的正規寫法,發展至戰國,演變成表 1 中第八個字。戰國時期,由於周朝宗室勢弱,六國各自發展其文字。六國的〈馬〉字,跟秦國大篆有頗大的分別。六國的〈馬〉字,有以下的寫法:

六國的〈馬〉字,寫來簡單便捷,用象徵的方法多於象形。馬首相當簡化,鬃毛有兩至三根,除了齊國的的〈馬〉字外,馬身一律省略。這些字雖然易寫,但是否清晰易辨,還要看有沒有其他的近形字。

從楚國金文和竹簡的〈馬〉字(表 1 中第七個字和表 6 中第四個字),可以看到正規文字和日常文字有頗大的分別。燕國的〈馬〉字屬正規的金文,但寫法大膽簡單,跟傳統的正體字很不同(比較表 1 中第八個字和表 6 中第三個字)。齊國的〈馬〉字寫法很特別,馬首向右,有口無眼,鬃毛跟馬腳寫成三條橫線,馬身和馬尾寫成一條直線。三晉的〈馬〉字,由幾條簡單的直線組成,跟壓寫出來的蘇美爾文有幾分相似。

秦國大篆的〈馬〉字(表 1 中第八個字),整理成小篆後,寫成表 1 中第九個字,成為標準的官方文字,用於莊嚴的正式場合,日常的文書則用大篆的草體,即秦隸。隸書是輔佐篆書的字體,由於書寫比篆書便捷,字體又好認,發展至西漢時大盛。公元 185 年,曹全碑的〈馬〉字,寫成表 1 中第一個字,〈馬〉字的正規形體從此穏定下來。發展到隋唐的楷書,形體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筆法上有一些改變而已。

由甲骨文早期的〈馬〉字,發展至曹全碑隸書的〈馬〉字,經歷了差不多二千年的使用和摸索,才找到〈馬〉字的理想形體。以後字體的演變,只是在隸書的基礎上作出輕微的調整。約五百年後,唐代楷書的〈馬〉字,字形跟隸書基本一樣。宋代的印刷字體以楷書為標準,〈馬〉字印成 。由成熟的隸書起計,〈馬〉字的正體寫法基本上不變,這種寫法沿用了差不多二千年,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才覺得有需要把〈馬〉的正體字進一步簡化成〈马〉。簡化漢字的問題,有機會會詳細討論。

漢字形體的演變,有幾個有利的條件。第一,古漢字演變的過程很緩慢,除了官方的正規字體外,還有相當的自由度,容許較多的異體字存在。同一時期可以有幾種寫法並存,彼此自由競爭,而使用者亦有足夠時間試驗出哪一種寫法比較理想。古漢字經過二千多年的使用和摸索,才找到隸書這種理想的形體,可以說是得來不易。第二,古漢字得利於中國古代比較優越的書寫工具,可以寫出形體很複雜的字,繁複和簡單的寫法之間,可以有較大的變化空間,能夠創造出形體多樣化的字,令文字繁簡有致,讀起來更為容易。第三,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偏旁擺置,起初有一定的自由度。經過各種不同的併砌,使用者可以找到較理想的字形。即使經小篆整理後的偏旁,無論在寫法和位置上,都容許有一些變化,能夠創造出彼此不同的字形來。以上的三個條件,都是有利於創造一種字的形體多樣化、易於閱讀的文字。

[1] 甲骨文時期的〈馬〉字,鬃毛有二至四根不等,但以三根為主,沒有鬃毛的〈馬〉字,為數甚少。金文時期的〈馬〉字,三根鬃毛的寫法,已成為主流。三似乎是表示眾多的最簡約寫法。古埃及文亦以三條直線表示眾數。

[2] 這裏的石刻〈馬〉字,未能反映大篆筆劃粗細不一的特點。

[3] 甲骨文有很多象形字和象形的會意字。這些字都易於辨認,但要把這些字寫出來卻是另一回事。象形字雖說見形知義,有助聯想,但若要把字寫出來,仍要强記字的寫法。

[4]《急就章》是西漢史游所作的一本教學童識字的字書。原書可能是用隸書寫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