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漢文的雛形
最原始的古漢字是如何產生的,至今依然是一個謎。原因很可能跟古漢人主要是用竹簡和木簡來寫字有關。竹簡和木簡較泥板、石板和象牙容易腐朽,亦因此較難保存下來。我們估計,處於萌芽時期的原始古漢字,很可能因爲寫在竹木簡上而未能保存下來。這些寫在竹木簡上的原始古漢字,暴露在較潮濕的空氣中或埋藏在較濕潤的泥土中,經過三四千年歲月的洗禮,很可能隨着竹木簡的腐朽而消亡了。
西周初年周公在《尚書.多士》中說:“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從這句話可以推斷,可能早在商初便有了記錄歷史的簡册,記載了“殷革夏命”一事。甲骨文的〈册〉和〈典〉字,見下圖 。〈册〉字象以繩把竹簡編聯在一起的簡册,而〈典〉字則象以雙手捧着的簡册。從這兩個甲骨字的形狀以及《尚書.多士》中的引文可以推斷,殷商時期主要的記事工具很可能是竹簡,而不是甲骨。
甲骨文的〈聿〉字(〈筆〉之初文),見上圖,象手持毛筆。甲骨文〈竹〉字的寫法之一,見上圖。甲骨文〈聿〉字中的左邊部分,取自甲骨文〈竹〉字中的一半,相信是指用竹製成的毛筆。 甲骨文〈聿〉字的構形間接顯示,在殷商時代人們已經懂得用毛筆寫字。近代的考古學者在殷墟發掘出不少用毛筆書寫的甲骨文,更直接證明殷人是用毛筆寫字。吳浩坤和潘悠在其編寫的《中國甲骨學史》中說:“甲骨文以契刻爲多見,但也還有不少是用毛筆寫的……。”[1] 由此可見,以毛筆蘸墨書寫,在商代是普遍的。我們估計,商代的古漢文主要是用毛筆蘸墨寫在竹木簡上,而這些寫在竹木簡上的古漢文,則隨着竹木的腐朽而難逃消亡的命運。
寫於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之所以能夠保存下來,主要是因爲龜甲和獸骨是不容易自然分解的材料。殷商時代的古漢文,估計絕大都是寫在竹木簡上,寫在甲骨上的只佔一個很小的比例;那些寫在竹木簡上的古漢文現已消亡了,只有那些刻在甲骨上的古漢文能夠保存下來。
甲骨文是迄今已發現的最古老漢文,但這些最古老的漢文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文字學者裘錫圭説:“也許我國就是從夏商之際才開始有比較完備的記事典冊的。漢字形成完整的文字體系,很可能也就在夏商之際。”[2] 夏商之際是公元前1600 年的前後。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漢文肯定是存在過的,估計在夏代末期便已經與古漢語掛了勾,其字符按語序把口語中的語素 (morpheme) [3] 逐一寫出來。
上文説過,很多文字學者認爲,蘇美爾文、古埃及文和古漢文都是獨立創造的文字。一種獨立創造的文字由雛形開始發展至變得成熟,估計需時五、六百年。我們推算,古漢字的雛形可能產生於公元前二千多年,即夏王朝建立之前後,比蘇美爾文和古埃及文的雛形只晚了大約一千年,而不是一般人所以爲的二千年。這些夏代和早商的原始古漢字,很可能隨着竹木簡的腐朽而消亡了。我們要問:古漢字的雛形爲何會產生?公元前二千多年,古漢人有沒有書寫人名和地名的需要?如果有的話,原因是甚麽?當時用的書寫工具究竟是甚麽?
[1] 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第2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第27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3] 語素是口語最基本的單位。一句話可分析成一個一個有意義的語言單位,而那些最小的有意義的單位便稱爲“語素”。例如“我星期日要上班”這句話,可分析成 {我}、{星}、{期}、{日}、{要}、{上}、{班} 這七個語素。每一個語素都是最小的有意義的單位。若把這些單位的讀音再細分,就會變成一些沒有意思的讀音。
Views: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