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底,我們給香港三聯書店所出版的《讀書雜誌》投稿,向中國學界解釋人類第一套拼音文字是如何產生的。該文稿在2023 年初刊登於《讀書雜誌(第六期)》上。現把該文登在下面,供讀者參考。
人類第一套拼音文字是如何產生的? 葉立吾 甄沛之
我們從未想過會用英文向西方學界解釋他們的拼音文字是如何產生的。
事緣十五年前,我們想從比較文字學的角度探討及評估漢字是否為一種好的文字。研究此課題,我們從根本著手,由人類最古老的文字──蘇美爾文和古埃及文──開始探索,之後把這些古文字與漢字相比較。
研究了古埃及文,就順籐摸瓜地接着研究由古埃及文衍生出來的其他古文字,其中包括腓尼基文和古希臘文。在探索過程中,竟無意間解開了古希臘字母文字起源這千古之謎。
1 西方學者未能從古人的觀點看古文字
説來難以置信,西方學者對古希臘字母文字的起源似不甚了了。他們大都認為,古希臘文源於腓尼基文,而腓尼基文則可追溯至古埃及文中的單輔音字母。當古希臘人學習了屬輔音文字的腓尼基文後,就懂得用腓尼基字母書寫古希臘語的輔音;而一些腓尼基字母變成元音字母後,古希臘拼音文字就誕生了:一些希臘字母表示元音,其餘的希臘字母則表示輔音,這兩類字母分別把希臘語詞中的元音和輔音寫出來。
我們的看法是,古埃及文中的單輔音字母並不是輔音字母,而衍生自該種字母的腓尼基字母亦不是輔音字母。西方學者之所以稱上述字母為輔音字母,是因為他們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別人的文字,沒有從古埃及人和腓尼基人的角度去看古埃及文和腓尼基文。因為我們用中文,所以很容易明白人類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拼音的觀念,就懂得用字母把語詞中的元音和輔音寫出來。
我們這一代的香港人,大都在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英文。由於英文字母所拼寫的語言是我們感覺非常陌生的英語,所以大家起初都沒有拼音的觀念,都不大明白英文字的讀音與英文字母兩者之間的關係。大家學習英文的經驗多了,才逐漸感覺到字音與字母之間的關係。我們學習英文很多年之後,才漸漸明白元音和輔音的觀念其實源於拼音文字的知識。一個沒有學過拼音文字的中國人,無論他多聰明,也不可能想到可以用兩個字符把一個字的讀音寫出來,例如〈馬〉字,第一個字符表示字音開頭的輔音 /m/, 第二個字符表示字音結尾的元音 /a/。沒有學過拼音文字的人,不可能有元音和輔音的觀念。
可是,西方人卻以為懂得拼音是理所當然的事。若有人請他寫出〈馬〉字的讀音,他會很容易就把讀音寫成 ma。他會這樣解釋寫音的方法:m 表示讀音開頭的部分,而 a 表示讀音後面的部分;m 加 a,就可以拼出〈馬〉字的讀音。他之所以能夠把〈馬〉字的讀音寫成 ma,是因為他有了拼音文字的知識。對他來說,拼音文字的知識是很容易學會的,所以英語有 “as easy as ABC” 的說法,表示 ‘非常容易’ 的意思。西方人很少會想到,這種寫音的方法是人類在種種的機緣巧合下無意中發現的。
2 拼音文字起源的輪廓
拼音文字寫音的方法,可溯源至公元前 22 世紀古埃及人書寫外國人名和地名的注音法。公元前 17 世紀,西部閃語民族在古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東面建立了一個王朝,統領當地一百多年。其間,一些閃語族人可能嘗試利用古埃及文的音符來寫閃語,最後整理出一套原始閃語字母文字,並繼承了古埃及人書寫外國名字的注音法。這套閃語文字傳到迦南地帶時,產生了腓尼基字母文字。腓尼基人是擅於營商的民族,公元前二千紀末年,他們跟古希臘人的貿易往來甚爲頻密,不時需要記下停靠港及貿易夥伴人的名字。他們記名的方法,基本上跟古埃及人書寫外國名字的注音法一樣。古希臘人很早便套用這種注音法來書寫自已的語言,並不斷會加以改善。這套注音法經過幾個世代人的使用後,古希臘人漸漸發覺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腓尼基人這套注音法,最後把它看成是一種表示音段(segment, 即元音和輔音)的寫法。這種嶄新的表音法出現了之後,古希臘人才慢慢明白希臘字母的性質已產生根本性變化,有了拼音的觀念。在此之前,古希臘人跟其他人一樣,完全沒有拼音的觀念。古希臘人無意中發現了拼音的方法,不經意地創造了人類第一套拼音文字,嘉惠了許多說印歐語的民族。
西方學者誤以爲輔音的觀念一早便於古埃及文和腓尼基文中產生,但輔音字母及其觀念如何產生,其實是需要解釋的。遺憾的是,拼音文字如何產生,由古希臘文最初出現至今已經接近三千年,卻仍然未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西方學者對希臘字母文字產生的過程,始終語焉不詳。今天,世界上大多數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如何產生這個千古之謎若未能破解,便會在人類文字發展史上缺少了很重要的一頁。
3 拼音文字是如何產生的
現嘗試闡明古希臘拼音文字是如何產生的。原始古希臘字母文字書寫古希臘語的方法,源自腓尼基人書寫外國人名和地名的注音法,而腓尼基人這種書寫外國名字的注音法,則源自古埃及人書寫外國名字的注音法。因此,要了解原始古希臘字母文字如何從注音文字蛻變成拼音文字,得了解古埃及人書寫外國名字的注音法。
每一種文字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如何書寫外國名字的問題。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 22 世紀便找到書寫外國名字的方法。名字一般是有音有義的,但對古埃及人來說,外國名字的意思不容易弄清楚,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用音符寫出其讀音。古埃及人因而採用他們那一套最簡單的音符(西方學者稱為 “單輔音字母”)來寫外國名字。這套音符雖然説是最簡單,但每一個都有六種讀音,所以在寫外國名字時,每個音符都要注明究竟是讀哪一個音。古埃及人於是在音符後面附加符號來注音。文字學者稱這些附加符號為讀音之母 (matres lectionis)。 現在用古埃及文的一個音符(見下圖)來說明為甚麽要用讀音之母來注出其讀音。
‘饅頭’的象形符號
3.1 古埃及文中最簡單的一套音符
上面的音符源自一個表示‘饅頭’的象形符號,古埃及人一見到這符號,就知道符號是指饅頭,他們叫饅頭做 /ta:/、/ti:/ 或 /tu:/,{饅頭} 這名詞的讀音會因其“格”的不同而有異。{饅頭} 在句子中作主詞用時屬“主格”(如 {這饅頭真好吃}),作賓詞用時屬“賓格” (如 {我喜歡吃饅頭}), 作領有詞用時屬“屬格”(如 {這饅頭的皮很薄})。{饅頭} 這名詞因“格”的不同而讀成 /ta:/、/ti:/ 或 /tu:/,所以代表這名詞的象形符號自然便有 /ta:/、/ti:/ 或 /tu:/ 這三個讀音。當‘饅頭’的象形符號假借用作音符時,自然亦有 /ta:/、/ti:/ 或 /tu:/ 這三個讀音。由於 /ta/ 跟 /ta:/ 、/ti/ 跟 /ti:/、/tu/ 跟 /tu:/ 相比,讀音只是稍短,但韻母相同,所以當‘饅頭’的象形符號假借用作音符時,亦可用來表示 /ta/ 、/ti/、/tu/ 這三個短音。對古埃及人來説,饅頭音符有六個“音”,但只有三個韻。饅頭音符所表示的六個音:/ta/、/ti/、/tu/、/ta:/、/ti:/、/tu:/,用現代語音學術語來説,開頭的輔音相同,而結尾的元音則有六個。
3.2 “讀音之母”是如何誕生的
古埃及語中的詞大都是由多個音節組成。這類語言為了省力的緣故,在某些情況下會把部分音節壓縮或甚至省略。因此,古埃及文在使用了幾百年後,便產生一些消失了讀音的音符,例如下面這三個音符。
當這三個音符分別輕讀成 /ʔa/、/ji/、/wu/,而前面音符的韻母亦恰好分別是 /a/、/i/、/u/ 時,上面這三個音符的讀音就會很自然地消失。例如:當小雞音符輕讀成 /wu/,而前面的漣漪音符(見下圖)讀 /nu/ 時,/nu/ + /wu/ 就讀 /nuwu/,而 /nuwu/ 的讀音會很自然地演變成 /nu:/。在這種情況下,小雞音符的讀音好像消失了,但這個失去讀音的音符卻產生了另外一個作用,它好像能夠指出或注出漣漪音符這個音符應該讀 /nu/,而不是讀 /na/ 或 /ni/。
同樣道理,當蘆葦音符輕讀成 /ji/,而前面的漣漪音符讀 /ni/ 時,/niji/ 的讀音就會很容易演變成 /ni:/。蘆葦音符的讀音好像消失了,但它好像能夠注出漣漪音符應該讀 /ni/,而不是讀 /na/ 或 /nu/。同理,當禿鷲音符輕讀成 /ʔa/,而前面的漣漪音符讀 /na/ 時,/naʔa/ 的讀音就會很容易演變成 /na:/。讀音消失了的禿鷲音符好像能夠注出漣漪音符應該讀 /na/,而不是 /ni/ 或 /nu/。古埃及人明白了上述道理後,便利用禿鷲音符、蘆葦音符、小雞音符這三個符號去注出外國人名和地名的讀音。作注音用的三個符號,文字學者稱之為“讀音之母”。
3.3 書寫外國名字的注音法
古埃及文書寫外國名字時,會在最簡單那類音符後面加讀音之母去注出其讀音,讀音之母要求它前面的音符跟它押韻。例如在漣漪音符後面加小雞音符這讀音之母,便可以注出 /nu:/ 或 /nu/ 的讀音。可是,西方學者似乎並不明白讀音之母是怎樣產生和運作的。有西方學者把漣漪音符這類音符視爲輔音字母,而把小雞音符這些讀音之母視爲元音字母;漣漪音符表示 /n/,小雞音符表示 /u:/ 或 /u/;漣漪音符加小雞音符,便可拼出 /nu:/ 或 /nu/ 的讀音。但古埃及人根本沒有輔音和元音的觀念,這些觀念要在古希臘拼音文字產生之後才能出現。比較文字學的開山祖師 I. J. Gelb 認為,讀音之母把前面音符的元音讀音標示出來,所以他把讀音之母稱為標示元音的符號 (vowel indicator),但這種看法同樣涉及當時還未產生的元音觀念。我們則認為,讀音之母把前面音符的音節讀音標示出來,所以把讀音之母稱為標示音節讀音的符號 (syllable indicator)。
公元前二千紀上半葉,閃族人受了古埃及文那套最簡單的音符的啓發,創造出原始閃語字母文字。這套閃語字母傳至迦南地,產生了古迦南文。古迦南文後來衍生出腓尼基文。因此,腓尼基字母的性質類似古埃及文那套最簡單的音符。腓尼基文一共有 22 個字母,每一個字母都有八個讀音,讀音開頭的輔音相同,而結尾的元音則有八個。例如腓尼基人稱為 beth 這個字母(見下圖),其八個讀音今天可寫成: /ba/、/bi/、/bu/、/ba:/、/bi:/、/bu:/、/be:/、/bo:/。
我們相信,腓尼基文跟古埃及文一樣,亦有三個讀音之母(見下圖),分別讀 /ʔa/、/ji/、/wu/。
當腓尼基人書寫外國名字時,會在字母後面加讀音之母去注出字母的讀音。例如 beth 這字母,後面加 aleph,表示要讀 /ba:/ 或 /ba/;後面加 yod,表示要讀 /bi:/ 、/bi/ 或 /be:/;後面加 waw,表示要讀 /bu:/ 、/bu/ 或 /bo:/。當腓尼基人書寫希臘名字時,便會採用這種注音法。
古希臘人會發覺,用這種注音法來寫希臘名字大致上是行得通的。這種注音法只需用上約 20 個音符,所以會很容易被希臘人接受。它用押韻的方法來注音,原理雖然頗為簡單,但不完全切合有很多種韻母的古希臘語。當希臘人掌握了這套注音法後,會漸漸發覺它還有不少須改善之處,而最急需要改善的是增加讀音之母的數量,因為只用三個讀音之母給希臘語注音並不足夠,一個音符加一個讀音之母所能注出的音節,有五至九個之多,注音的準確度不夠理想。希臘人的語感會告訴他們,有需要多創造兩個讀音之母,來直接注出韻母是中高元音的音節。希臘人結果選用了韻母是 /e/ 和 /o/ 的 epsilon 和 omicron (符號見下面的〈古希臘文的五個讀音之母〉)作為新增的讀音之母,以給韻母是 /e/ 和 /o/ 的音節注音。
有了五個讀音之母後,古希臘文的注音法已大致完備。一個音符加一個讀音之母的讀法,已減至二至七種,但當中只有一種讀法是最普遍的。例如 nu 這個音符(見下圖),它表示 22 個以 /n/ 開頭的音節,加了讀音之母後,按腓尼基文由右至左的書寫方向,會分別寫成下面五對字母(見下圖)。
這五種寫法最普遍的讀音分別是 /na/、/ni/、/nu/、/ne/、/no/。
在古希臘很多方言區,五個讀音之母的讀音分別是:/a/、/i/、/wu/、/e/、/o/。如上文所述,上面這五種寫法最普遍的讀音分別是:/na/、/ni/、/nu/、/ne/、/no/。古希臘人早晚會發覺,讀音之母的讀音,跟這五種讀音的韻母很相似,因此,他們反覆思量可否把讀音之母視為表示韻母的符號。換句話說,希臘人反覆考量可否把作注音符號用的讀音之母,看成是表示讀音後截的韻母的符號。經再三考量後,覺得是可以的。若然,讀音之母前面的音符,可否看成是表示前截讀音的符號呢?再經反覆思量,得出的結論是:亦可以。由於看法不同了,古希臘字母文字由注音文字漸漸蛻變成表音文字。希臘人成功把注出一個音節讀音的音符和讀音之母,看成是一前一後的兩個表音符號。後面的符號既然表示了後截的讀音,前面的符號便只能表示餘下的讀音,即前截的讀音。前截的讀音十分短促,在一般情況下,很難從一個音節中抽離。這截短促的音,今日稱為輔音。後截的韻母讀音則較為響亮,是音節的主體,今日稱為元音。上述表示前截和後截讀音的符號,今日分別稱為輔音字母和元音字母。有了表示後截讀音的元音字母,自然便會產生表示前截讀音的輔音字母,而有了這兩種字母,人類第一套拼音文字於是誕生了。請注意,輔音字母是人類在種種機緣巧合下無意中發現的,得來實在不易。
古希臘字母文字,由注音文字蛻變成表音文字,文字的外表卻保持不變。但是,文字的內在結構已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方學者習慣了拼音文字的觀念,大都誤以為古埃及人在五千多年前人類文明曙光初現時,便已經有輔音的觀念,並創造出三套表示輔音的音符,而他們那套最簡單的輔音音符輾轉由腓尼基人繼承了。當古希臘人創造了元音音符後,跟腓尼基人的輔音音符一拍即合,產生了人類第一套拼音文字。西方學者主要的盲點,是以為輔音字母一早存在,所以看不到古希臘拼音文字產生的真正過程。而且,他們對元音字母如何產生這課題亦未能解釋清楚。我們認為,拼音的觀念並不如一般西方人所想般容易得到,所以我們沒有先入為主的拼音觀念。而正正是這種拼音觀念,妨礙了西方學者客觀地探索希臘拼音文字的起源。所以我們不厭其煩,用上 140 頁的篇幅,用英文以 The Origin of the Greek Alphabet: A New Perspective 為題,寫了一本書來告訴西方學界人類第一套拼音文字是如何產生的。
Views: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