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6 三大古典文字書寫語素的方法:
(六)形聲 (第三部分)
10.6.6.3 古漢字中〈木〉字偏旁的形聲字
古漢人為漢語語素造字時,首先會嘗試使用最簡單直接的象形法,把語素所指物的特徵簡約地畫出來。一些樹木有比較明顯的特徵,例如桑樹和栗樹。桑樹的葉生長得特別茂密,而且遠在殷商之前已是家喻戶曉的用作養蠶的飼料。栗樹上一簇簇包裹着兩三粒栗子的毛刺球,格外引人注目(見下面兩張照片)。
當古漢人要為 {桑} 和 {栗} 這兩個語素造字時,便想到可以把這兩種樹木上述的特徵簡約地畫出來。早在殷商年代,就出現了〈桑〉和〈栗〉的象形字,其寫法見下面表三十一:
表三十一 甲骨文中〈桑〉字和〈栗〉字的寫法
從上表中的〈桑〉字和〈栗〉字可以看到,古漢人在造字時,畫出了桑樹上的三塊桑葉及栗樹上的三個毛刺球。請注意,古文字常常以‘三’代表‘眾多’。
柳樹的特徵可以説比桑樹和栗樹更為顯著。理論上,古漢人為 {柳} 這語素造字時,應該不難把垂柳的特徵畫出來。下面是一棵柳樹的圖片和繪圖:
上面右邊那幅柳樹的繪圖雖然已經圖式化,但若用作文字就遠遠未夠簡約,即使最繁複的古埃及文碑銘體,也比上面那幅柳樹繪圖簡約得多。倘若古漢人是用象形的方法為 {柳} 這語素造字,就可能會把一棵下垂着三條柳枝的柳樹畫出來。但事實卻是:甲骨〈柳〉字是用形聲法造出來的,而不是象形法。從下面表三十二中的第四個字可以看到,甲骨〈柳〉字個是由上下排列的形旁〈木〉和聲旁〈卯〉組成。用形聲法為樹名造字有其優勝之處,因為樹木的種類繁多,很多樹木的外形相近,很難光用象形法來為全部樹名造字。用形聲的方法為樹名造字會很容易解決這方面的困難。很多樹木的外形雖然相近,但叫法不同,人們只需要用一個同音字把樹木的叫法寫出來,然後再附加形旁〈木〉字,便可以造成一個一個形聲字來代表這些樹木。殷商時代,已經出現了六個代表杞、杜、杉、柳、桐、柏這六種樹木的形聲字。這些形聲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見下面表三十二:
表三十二 甲骨文用形聲的造字法把六種樹木的名稱寫出來
從上表可以看到,殷商時代,形聲的造字法仍然處於試驗的階段,字的形旁及聲旁可以靈活地放置在字的上下左右,還未形成一種規範的寫法。上表中的六個形聲字,是否從一開始就把整個合體字造出來?抑或先假借一個同音字,然後附加形旁〈木〉字呢?我們估計,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要寫出上述那六個樹名,有人可能會想到用同音字把樹名寫出來,即是把上表中六種樹的叫法,用同音假借的方法寫成〈己、土、彡、卯、同、白〉,而這些假借字的意思則交由上下文來決定。但這種寫法並不是最理想的。相信很多人很快便會想到可以附加形旁〈木〉字來名確字義,原因有二:第一,這些假借字明顯是指實際見到的樹木。第二,在古代中國,樹木一般稱為木,例如柳樹一般稱為柳木。甲骨文的〈木〉字是個簡約的象形字,顯示了樹枝、樹幹、樹根。因為〈木〉字的寫法本身很簡約,所以很容易隨手拿來作形旁用。因此,上表中的六個字起初即使是假借字,亦會很快變成形聲字。可能因為上述原因,在甲骨文中見不到這六種樹名的假借字。
古漢字發展至秦國的小篆時,除了〈杞、杜、杉、柳、桐、柏〉這六個形聲字之外,已經產生以下十一個樹名的形聲字:〈檀、梅、檜、松、桂、桃、榆、桔、梓、梧、梨〉。下面表三十三把這十七個形聲字的小篆寫法列了出來:
表三十三 十七個形聲字的小篆寫法
上表中的十七個小篆形聲字,〈梨〉字除外,都是把形旁〈木〉置於字的左方,把聲旁置於字的右方。形旁和聲旁之所以能夠置於字的左方和右方,是因為形旁和聲旁都能寫成窄長的方形。此外,形旁〈木〉一貫地置於字的左方,亦有助讀者認出它是字的形旁。屬例外的〈梨〉字,其聲旁則是較為扁濶的方形,形旁〈木〉因此適宜置於字的下方,亦可相應地寫得扁濶一些。話雖然是這樣説,但形旁和聲旁的擺放位置仍會保留一定的自由度,以便造出較為獨特的字形。從上述十七個形聲字的小篆寫法可以隱約看到,古漢字發展至小篆時,古漢人似乎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形聲造字法的竅門,因而能夠輕易地創造出大量形體各異的形聲字。
Views: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