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書寫的方向
9.3.1 蘇美爾文的書寫方向(下半部)
上文説過,蘇美爾人最早期刻寫泥板上的字符時,由於字符較為象形,托着泥板的左手適宜保持穩定,而右手執筆的方法則可以很靈活地寫出較為複雜的象形符號。後來為了書寫方便,符號開始筆劃化,字符基本上由橫、直、斜三種筆劃組成。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9.3.1節)蘇美爾文的書寫方向(下半部)”Views: 23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world's major writing systems
9.3 書寫的方向
9.3.1 蘇美爾文的書寫方向(下半部)
上文説過,蘇美爾人最早期刻寫泥板上的字符時,由於字符較為象形,托着泥板的左手適宜保持穩定,而右手執筆的方法則可以很靈活地寫出較為複雜的象形符號。後來為了書寫方便,符號開始筆劃化,字符基本上由橫、直、斜三種筆劃組成。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9.3.1節)蘇美爾文的書寫方向(下半部)”Views: 232
9.3 書寫的方向
9.3.1 蘇美爾文的書寫方向(上半部)
現在介紹蘇美爾文、古埃及文和甲骨文這三大古典文字的書寫方向。蘇美爾文孕育於小泥板上用來記帳的符號。從圖一中記錄大麥交收量的小泥板來推斷,在原始蘇美爾文的年代,記帳員一邊用左手托着小泥板,一邊用右手在泥板右邊近執筆處開始壓印和刻寫。由於要刻寫的是象形符號,所以放在左手上的泥板適宜固定不動。況且右手執筆的方法又相當靈活,根本不需要左手把泥板作太多轉動來跟它配合,也能寫出各種不同的筆劃。蘇美爾人右手執筆的方法,以及泥板在左手掌上所放置的方向,有可能如下面圖九所示。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9.3.1節)蘇美爾文的書寫方向(上半部)”Views: 143
内容提要:
9. 三種成熟的古文字的比較
9.1 書寫的原理
9.2 書寫的材料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9.1至9.2節)三大古典文字的書寫原理和材料”Views: 89
8. 成熟的古埃及文
古埃及那爾邁石板上的人名和地名,可以視為古埃及文的雛形,例如王名框內表示上埃及那爾邁王那兩個符號。可是,石板上所顯現的那場統一上下埃及的戰役,基本上是用圖畫來講述,而不是用文字。千多年之後,法老王的稱號已不再只限於一個王名框內的名字,而是由多個詞組組成。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第8節)成熟的古埃及文”Views: 84
7. 成熟的蘇美爾文
圖五中的甲骨文已經是相當成熟的古漢文,下文會以一段成熟的蘇美爾文和一段成熟的古埃及文與之相比較。現在先介紹該段蘇美爾文。這段楔形文字於公元前 2044 年左右壓寫在一塊小泥板上,記錄了一間神廟收到一隻母山羊的饋贈。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第7節)成熟的蘇美爾文”Views: 76
6. 成熟的古漢文
現在引用一段最早期的甲骨文,讓大家看看三千多年前的古漢文是怎樣寫的。這段甲骨文於公元前十三世紀的下半葉刻寫在一塊龜腹甲上。下面是這塊龜板拓本的圖片: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第6節)成熟的古漢文”Views: 79
5. 古漢文的雛形
最原始的古漢字是如何產生的,至今依然是一個謎。原因很可能跟古漢人主要是用竹簡和木簡來寫字有關。竹簡和木簡較泥板、石板和象牙容易腐朽,亦因此較難保存下來。我們估計,處於萌芽時期的原始古漢字,很可能因爲寫在竹木簡上而未能保存下來。這些寫在竹木簡上的原始古漢字,暴露在較潮濕的空氣中或埋藏在較濕潤的泥土中,經過三四千年歲月的洗禮,很可能隨着竹木簡的腐朽而消亡了。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第5節)古漢文的雛形”Views: 74
4. 古埃及文的雛形
由於泥板不容易自然分解,所以泥板上的原始蘇美爾文即使寫於五千多年前,也能保存至今,讓學者可從中窺見其演變過程。古埃及所留下的一些文物,如那爾邁調色板(Narmer Palette)和象牙造的貨物標籤,亦讓我們見到不少寫於五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名和地名。
Continue reading “漢字是不是一種好的文字?(第4節)古埃及文的雛形”
Views: 74
内容提要:
Views: 89